财经新闻网消息:
然而,在保费爆发式增长的同时,看空专业保险中介渠道未来发展的声音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问题保险公司正在逐步清理,激进的定价策略和激进的费用策略可能会大幅减少; 监管力推“报”“银行合一”将倒逼办理率大幅下降……这一切都给专业保险中介渠道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尤其是近期,一些负面传闻在行业内悄然流传。 就连最有信心的明亚保险经纪也传出了“股东有意转让股权”的消息。 此类专业保险中介渠道层出不穷,愈演愈烈。 看跌情绪增添了一丝确定性。
01
明亚碾压大部分寿险公司的个人代理渠道,但保险专业中介领域的看淡情绪却与日俱增。
受益于上半年的“炒停销”,保险专业渠道也和银保渠道一样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以龙头机构明亚保险经纪为例。 其高管披露的数据显示,1-7月新订单累计保费高达90.84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就责任端而言,明亚保险经纪已具备与一些领先寿险公司个险渠道竞争的销售实力。
上市保险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23年1月至6月,新华保险个险渠道新增保费收入90.84亿元。 同期,友邦保险在中国大陆市场实现年化新增保费收入11.95亿美元。 粗略折算,折合人民币87亿元。
这也意味着这家领先的专业保险中介的销售能力足以碾压国内大部分寿险公司的个体渠道。
除了明亚之外,其他领先的专业保险中介也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成绩单看起来相当亮眼:
据泛华控股集团(:FANH)披露的2023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其第二季度保费总额为44.2亿元,同比增长55.2%; 其中,寿险新保期交保费15.6亿元,同比增长153.1%。
同样上市的汇泽2023年上半年实现总保费33.1亿元,同比增长49.8%; 二季度总保费13.8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二季度新单保费9亿元,同比增长8.52%。 公司成功抓住储蓄保险高景气机遇,新增储蓄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36%至6.7亿元。
对比整个行业,我们更能理解保险专业中介渠道的高增长意味着什么。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其中,人身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38%。
对比历年专业保险中介渠道整体保费增速,2023年上半年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图片来源:中国银保传媒、波士顿咨询集团《思远:展望中国专业保险中介高质量发展》
然而,尽管专业保险中介渠道新增保费高速增长,但资本市场反应依然平淡。 上市机构估值没有明显改善,非上市机构问题频发。 就连龙头机构明亚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也传出其大股东正在寻找潜在买家并有意转让股权。
目前,明亚大股东的真实意图尚不清楚,但负债猛增、资金遇冷的专业保险中介领域,越来越充斥着看空专业保险中介未来发展的声音。 。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经过上半年的爆发式增长,专业保险中介的发展再次达到顶峰。 未来,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专业保险中介的发展至少将面临两大挑战。
02
挑战一:部分问题保险公司抢走了专业保险中介,但现在,问题保险公司正在逐步被清理
回顾这一轮专业保险中介发展的缘起,就不得不提到2013年8月上海繁信保险代理公司高管携巨款出逃事件。 后经查证,上海凡信擅自销售自制固定收益理财协议。 违法行为。
繁鑫事件的爆发虽然有些偶然,但也深刻揭露了当时专业保险中介领域的多重乱象,因此立即引发了专业保险中介领域的海啸。 当时的保险监管机构原保监会紧急发文,要求保险公司对中介业务进行风险排查,对保险中介领域展开全面清理整顿。 这一操作,让专业保险中介的发展立刻跌入谷底。
转机出现在2014年,当时寻求业务规模快速突破的中国人寿开始发展专业保险中介渠道,推出了“长青”系列产品,以其保障相对全面、产品进取的特点定价和高额手续费。 费率等,迅速在专业保险中介领域掀起一股潮流。
对于专业保险中介渠道来说,最重要的是依靠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来构建比较优势。 可以说,中国人寿长青系列产品的出现,一手提振了当时低迷的专业保险中介渠道,为之后10年专业保险中介渠道的产品设计提供了“最佳典范”。 ”。
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保险公司开始加大对专业保险中介渠道的投入。 天安人寿、信泰人寿已成为专业保险中介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银保传媒与波士顿咨询集团联合发布的报告《高瞻远瞩:展望中国专业保险中介高质量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中国保险中介代理渠道的增长从2014年到2022年的九年时间里,市场份额前5名的争夺非常激烈。 如下图所示,2014年至2018年,中国人寿在券商渠道基本“领跑”,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 最高峰时,市场占有率甚至接近60%。
图片来源:中国银保传媒、波士顿咨询集团《思远:展望中国专业保险中介高质量发展》
注重多渠道发展的外资保险公司包括忠利人寿、中英人寿、同方环球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以及人寿人寿、阳光人寿、长城人寿、天安人寿、信泰人寿、百年人寿、恒大人寿. 全部进入前5名名单。
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策略也存在显着差异。 阳光人寿2014年才进入前5名,此后其在代理渠道的投入明显跟不上其他同行,很快就跌出了市场前5名。 相反,天安人寿、信泰人寿、百年人寿、恒大人寿等后来者占据了领先地位。
尤其是2019年至2022年这四年,信泰人寿稳坐榜首。 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市场份额迅速萎缩。 君康人寿、新美人寿、横琴人寿、宏康人寿等也上榜。 冉冉升起的新星。
《报告》描述了不同保险公司在代理渠道上的激烈竞争:
进入2020年之后,市场领导者的席位变动更加频繁。 即使一家公司在某一年推出了最激进的产品和最高的收费保单,并进入前五甚至第一领导位置,下一年往往会面临其他拥有类似产品的“跟风”保险公司的猛烈冲击。年...
因此,激进的产品定价策略和激进的收费政策构成了2014年以来专业保险中介大发展的基本要素。习惯于利用激进的产品定价策略和激进的收费政策来开拓市场的激进保险公司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风险。
可以看到,专业保险中介渠道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保险公司中,存在大量问题保险公司:华夏人寿、天安人寿、信泰人寿、百年人寿、恒大人寿……
近年来,保险业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就是问题保险公司的加速清算。 近两年,中国人寿、天安人寿、宜安财险、天安财险、恒大人寿、信泰人寿的风险管理计划相继发布; 其他保险公司也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例如 Life; 而其他一些尚未被媒体曝光的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也已在暗自提速。
在问题机构加速清算的大趋势下,专业保险中介这几年大发展所依赖的激进的产品定价策略和激进的收费政策将逐渐淡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理性的产品定价策略和收费政策。而务实经营(中国人寿、天安人寿等专业保险中介市场份额近年来大幅萎缩),将成为专业保险中介未来要面临的首要挑战。
03
挑战二:监管力推“银银合一”,严重挤压中介收费空间。 银行保险之后,可能还有专业的中介机构。
除了问题保险公司逐步清算,将导致专业保险中介渠道收费水平逐步回归理性外,监管层力推的“险银合一”也给保险业带来了更直接的负面联想。发展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近期,人身保险行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保险银行合一”。 所谓“报银统一”,就是要求保险公司向监管机构报送的费用水平与实际费用水平保持一致,杜绝“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在实际评估中。”
“报告与银行业务的整合”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一直是保险监管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但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报银合一”是行业常态——人身保险公司向监管部门报送定价假设的普遍现象,比如预定附加费等。费用率,与公司实际费用以及公司内部费用考核政策不符,导致“报告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报告与银行的差异,使人们很难看到人身保险公司的真实发展,也成为人身保险行业乱象的最重要滋生地之一,包括财务欺诈、贿赂、小额账户普遍存在、虚假招工、非法套利、退保、违规生产等乱象,以及同质竞争、高手续费等行业老大难问题,都可以在此找到。
如今,监管部门正在推动银保渠道“报行一体化”。 事实上,通过维护数据的真实性,他们正在迫使保险公司和银行“阳光下”合作,将所有费用记在纸上,并最大程度地消除它们。 各种乱象和慢性病都会发生。
据最新消息,严格执行“报银合一”后,保险公司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将从目前较为常见的单次缴费、3年期、5年期、10年期降低年定期缴费率分别为4.%、13%、19%、25%,大幅下降至3%、9%、14%和18%。 手续费将大幅降低,通过银行渠道收取的收入也将受到显着负面影响。
然而,银行保险渠道的变化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在“服务实体经济”、“减税降费”的大趋势下,“银保银统”不仅是监管部门的手段,更是来自更高层面的意愿。 。 就在近日,就连国内最知名的房产中介链家也宣布大幅降低手续费。
银保渠道严格实行“报银统一”后,专业保险中介渠道降低服务费率被认为是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原银保监会就发布了《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佣金限制。 征求意见稿中,“人身保险公司佣金占保费总额的比例以销售产品定价时的附加费率为上限”,这与近期银保“报银统一”的要求基本一致渠道。
一旦《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可以想象,各中介渠道的“保险银行合一”将变得更加有依据。 一旦专业保险中介渠道正式开始实施“保险银服一体化”,产品竞争力将被削弱,服务费率将降低。 专业保险中介原来基于激进的产品定价政策和激进的费用政策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将不再成立,战略必须转向“争夺运营效率”。
从“报银不同”到“报银统一”,对于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来说,也将是一场涉及从行动到理念各个方面的触动心灵的革命。
现在送你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无需任何技巧~~~快来参加活动吧!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