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随着各寿险公司相继披露2023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上半年的经营状况也一目了然。
据蓝鲸财经统计,截至8月6日,已披露年报的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6546亿元,同比增长16%,超过2017年全年保费收入。上市保险公司保费增速; 净利润总额42.03亿元,同比猛增49%。 但若剔除泰康人寿65亿元净利润,其余61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净利润为-23.27亿元,经营业绩不容乐观。
总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将会消退,经济将逐步恢复。 各大寿险公司保费将大幅增长,整体业绩好于预期。 但这背后,还有传统寿险产品3.5%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的“停投潮”的推动。 业内人士指出,下半年寿险保费增速或面临阶段性挑战,市场或面临销售疲软的真空期。 我们将重点关注保障产品和红利保险。
分红险、万能险有望在低利率环境下“领跑”
监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其中,人身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38%,扭转了持续三年的增长态势,一扫低迷。
今年上半年,上市寿险公司与非上市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分化明显。 最大五家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共实现保费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7%。 其中,平安人寿、太保人寿、人保人寿保费收入增速分别达到8.7%、4%和9.4%,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分别达到6.9%和9.4%。分别为5.1%。
就非上市寿险公司情况来看,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上半年共实现保费收入6546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明显高于前五名上市险企中的寿险公司。 。 其中,50家寿险公司保费实现正增长,12家寿险公司保费负增长。 泰康人寿以1174.5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位列非上市保险公司第一,同比增长21%。 是唯一一家保费突破千亿元的非上市寿险公司。
中邮人寿以876亿元保费位居非上市保险公司第二位,其中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0%; 新泰人寿、招商信诺、泰康养老、中信保诚、联安人寿、协鑫人寿、长城人寿上半年,幸福人寿、中银三星、合众人寿、中弘人寿等14家公司保险方面,光大永明、英大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上半年保费收入均超百亿。
上半年保费收入为正值。 一方面,2023年以来,行业基本面好于预期,景气度持续回升,代理业务稳步推进,推动寿险收入增速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传统寿险产品3.5%预定利率的结束以及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带来的“停投”是上半年寿险保费收入的最大推动力之一今年的。
“在监管部门产品利率窗口指导背景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预期下调以及销售流程的改善将推动寿险收入增速扩大。”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伟表示。证券指出。
随着8月1日后3.5%定价费率的产品切换完成,代理商积累客户和适应新产品还需要时间,而上半年市场溢价需求的集中释放意味着未来的一些需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透支。 寿险保费增速或面临阶段性挑战,市场或面临销售疲软的真空期。 由此带来的利差损失风险值得关注。
“上半年新增保费很大一部分是储蓄产品销售拉动的。下半年保险公司可能会重点关注保障型产品,比如税收优惠的健康险。不过,增量寿险等储蓄产品不会被抛弃,但利率下降了,从3.5%降到3%,产品端可能需要一个转换过程。”上海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在接受蓝鲸财经采访时表示。
从长远来看,市场利率的下降带来寿险预定利率的降低,主要是为了降低寿险公司利差损失的风险,同时也将倒逼保险公司开发和推广红利保险等产品。
“在90年代末的降息浪潮中,分红和保险就出来‘带头’了。遗憾的是,内地市场并没有像香港市场那样做出品牌产品。我希望在这波降息浪潮中, “降息,就会有机构做好产品,避免利率损失,分红透明,回报有竞争力。”郭振华指出。
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产品的优势在于风险保障功能。 对于有金融需求的客户来说,在其他金融产品打破汇率刚性的情况下,具有长期保证底收益特性的金融保险也具有吸引力。 年度复苏趋势。
“我们预测,当前居民风险偏好的下降可能是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低利率环境下,以分红、万能产品为代表的新产品预计对扛起销售大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东吴证券分析师葛宇翔指出。
中小寿险公司面临盈利问题
净利润方面,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中有33家实现盈利,其中28家公司净利润低于5亿元,泰康人寿以65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一。
从利润榜来看,利润前十名的企业大多是中外合资或纯外资企业。 例如,中意人寿、工银安盛、中美联泰分别实现净利润6.85亿元、6.68亿元、5.84亿元,三家公司位居利润榜第2至第4位。 值得一提的是,国寿养老实现净利润5.09亿元,位居利润榜第五位,位列养老保险公司第一,领跑。
此外,中弘人寿、交银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分别实现净利润3.39亿元、3.31亿元、3.16亿元,盈利表现较高。
可见,正是中上游企业利润的稳定增长,奠定了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 剔除泰康人寿后,其余非上市寿险公司净利润合计亏损23亿元。 为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看似好转的上半年,中小寿险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反观亏损榜单,上半年29家亏损企业中,中邮人寿以亏损近29亿元位居第一,渤海人寿紧随其后,亏损近18亿元元。
需要注意的是,渤海人寿继2022年亏损12.26亿元后,今年上半年又亏损17.8亿元,连续遭遇大额亏损。 运营问题与投资端密不可分。 上半年,渤海人寿的投资收益率为-1.07%。 目前,投资方面仍存在不少争议。
此外,渤海人寿二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上季末的106.13%下降至104.73%,进一步逼近监管红线。 其风险评级也连续被评为C,主要风险来自公司治理等方面。 据悉,渤海人寿正在逐步推进各项整改要求,持续改善公司风险薄弱环节。
总体来看,与2022年同期相比,非上市寿险公司中亏损机构比例有所下降,但亏损公司仍不少。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信泰人寿、国联人寿、建信人寿的损失分别达到4.63亿元、3.43亿元、3.23亿元。 非上市寿险公司亏损1亿元的有13家,亏损1000万元的还有14家。 这说明,对于中小寿险公司来说,盈利仍然是一个难题。 (蓝鲸财经李丹平)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