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寿险三十九载:盛宴不再?|金融大时代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1-08-21 09:43:39 

  刊首语:2021,中国金融业新十年大幕开启。新浪财经推出《金融大时代》年度专题,专题包含“100人100瞬间”、“时代有温度”、“行业有情怀”三大篇章,回望历史镜鉴,记录金融人物,展望星辰征途。dU4财经新闻网

  本文由新浪财经、保契联合出品   dU4财经新闻网

  暑去秋来,凉意渐生。dU4财经新闻网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一些行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遭遇了“寒冬”,有的企业甚至没能等到本是充满收获喜悦的秋天,便猝然倒地。dU4财经新闻网

  感受到刺骨寒意的,还有这样一个行业:寿险业。dU4财经新闻网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面对前所未有的内外挑战,保险业曾经引以为傲和赖以存身的逆周期属性突然失灵,伴之而来的是行业内卷加剧、保费增速急降、人力队伍流失、业务品质下滑。dU4财经新闻网

  保险怎么不好卖了?保险股为何跌跌不休?这样的问题,挂在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的嘴边,成为不可承受的行业之重。dU4财经新闻网

  昔日之保险业,书写过无数的高光时刻——dU4财经新闻网

  自1979年国务院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红利和新时代的步伐迅速发展,完善了中国的金融体系,成为服务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柱。dU4财经新闻网

  2017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寿险市场,此后成长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大国,中国在通往保险大国和强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硕果累累。dU4财经新闻网

  光阴似箭,风光易逝。dU4财经新闻网

  也就是从那时起,寿险业告别了高增长,步入衰退,中间虽有波澜起伏,终归于低迷。dU4财经新闻网

  今日之保险业,正经历着转型的困惑——dU4财经新闻网

  严苛的监管环境叠加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保险姓保”的初心遇到跑马圈地的冲动,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折射出的本领恐慌,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诉求囿于迟迟迈不出的第一步……dU4财经新闻网

  温水中的青蛙,已然到了最危险的境地。dU4财经新闻网

  (一)盛宴不再dU4财经新闻网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值得细细品味的百分比。dU4财经新闻网

  前不久,今年二季度保险业经营数据发布。“2021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4.2%。”dU4财经新闻网

  “4.2%”,相比一季度的“7.8%”有明显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行业的增长乏力。dU4财经新闻网

  来看去年二季度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5%。”dU4财经新闻网

  显然,“增速”已让整个保险业、寿险业背上了沉重包袱,成为行业迫切希望扭转颓势的重要心理指标。dU4财经新闻网

  这是一条还在下滑且看不到终结迹象的趋势线。dU4财经新闻网

  专家学者对此有着独到观察和判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教授、保险系主任郭振华日前撰文认为,“我国寿险业经过2013—2017年这一轮高速增长后,增速逐步下滑,目前已经走入低谷。”dU4财经新闻网

  据他研究,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寿险业保费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6.5%、20.3%、1.9%、13.8%和8.4%,保费增速从2018年开始大幅下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对新业务价值贡献最大的个险渠道来看,2021年,继1月和2月保费因“开门红”因素和老版重疾险停售因素形成大幅增长后,2021年3月和4月,中资人身险公司个险标准保费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37%,外资人身险公司个险标准保费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和-19%,惨淡程度令人唏嘘。dU4财经新闻网

  春江水暖鸭先知。保险高管们更是感同身受,感慨于挑战满满、压力重重的中国保险业。dU4财经新闻网

  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在日前的一场演讲中表示,“过去10年的保险业,从高速增长,到快速下滑。”“前7年,2012年到2018年的寿险业年均复合增速为18%。而近3年,2019到2021年,根据2021年上半年保费收入预测,年均增速将快速下降到仅有3%左右。”dU4财经新闻网

  这是一个略显悲观但又异常清醒的预判。dU4财经新闻网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行业的低迷,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力的大量流失,而人力的大量流失又导致整个行业数据“雪上加霜”,周而复始,进入恶性循环。dU4财经新闻网

  丁当给出一组数据:“五家上市寿险公司,也是最大的行业头部公司,他们的销售人力,从2019年到2021年已经延续3年下滑,今年又进入到一个加速阶段,2021年上半年就下滑了超20%。两个阶段对比,2012—2018年的年均人力复合增速为17%,2019年至今的年均复合增速则为-10%左右。”dU4财经新闻网

  更棘手的是,业务品质出了问题,这可是寿险公司的命根子。13个月保费继续率进入下跌趋势,目前仍未企稳;新业务价值增速显著下降;投诉案件暴增,退保“黑产”日益猖獗;员工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矛盾纠纷扩大化的案例不断增多,形成不良示范效应。dU4财经新闻网

  重重困难面前,内忧外患之下,寿险行业吸引资本的能力随之下降。今年以来,许多投资者坐不住了,保险股怎么不香了?dU4财经新闻网

  基本面“坏”了,香饽饽也会变烫手山芋。dU4财经新闻网

  (二)低迷之困dU4财经新闻网

  超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仍有极大提升空间……在愈加辽阔的中国经济大海中,在日益旺盛的保险市场需求面前,寿险业怎么就陷入低迷困境中了呢?dU4财经新闻网

  笔者近期和几位寿险公司的高管进行了交流,一种直观的感受就是:整个行业充斥着迷茫气息。面对复杂多变的监管环境和发展环境,很多公司无所适从,处境不容乐观,“从未有过的艰难”“争取能活下去”成为很多人的共识。dU4财经新闻网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dU4财经新闻网

  大环境如此,自当顺势而为。dU4财经新闻网

  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公司经营也在发生变化,处于转型期的寿险业迎来新的发展格局。然而,多年积弊一朝难除,内外竞争日趋白热化,叠加严监管高压,于是阵痛变长痛,痛不欲生。dU4财经新闻网

  顽瘴痼疾深入骨髓:传统营销队伍重“量”轻“质”,代理人队伍大增大脱;服务成本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不能充分满足;管理水平低,埋下发展隐患。dU4财经新闻网

  坐井观天故步自封:相比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保险业创新不足,产品形态老化,没有与时俱进。dU4财经新闻网

  我们看到,作为寿险业的核心支柱业务,重疾险过去10年迎来大发展,成为养活代理人队伍和部分内勤员工的主力险种,但目前疲态尽显。复杂难懂的条款、严苛的承保条件、不友好的理赔体验等都让消费者望而却步。dU4财经新闻网

  更严峻的是,在人类的生命周期中,适合投保重疾险的人口总量是有限的,但目前这一人群已被充分开发甚至过度开发,存量不存,增量难增。dU4财经新闻网

  华泰证券研究发现,重疾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率2019年下降至4%,2020年则出现了负增长。尽管2021年1月和2月重疾险借着新旧版转换销量大增,但从3月和4月人身险公司个险标准保费同比大幅负增长来看,2021年全年重疾险新单保费仍可能出现负增长。dU4财经新闻网

  寿险业亟待挖掘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dU4财经新闻网

  当前,“惠民保”遍地开花,呈现爆发式增长。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低价、高保额的保险产品导致重疾险没有市场了,甚至将成为传统保险公司的终结者。dU4财经新闻网

  笔者认为,惠民保确实对同质类商业保险产品有一定挤出效应,但影响非常有限。自2015年深圳推出第一款“惠民保”,到2021年6月底,全国已有26个省份推出了专属“惠民保”,涉及保险产品140多款,累计超9300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100亿元。dU4财经新闻网

  相比万亿级的寿险市场规模,惠民保短时间内难成气候,而与生俱来的种种先天不足也制约其长远健康发展。dU4财经新闻网

  当然,惠民保受欢迎也折射了寿险业长期以来的供给与需求“错配”,为寿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借鉴,能发挥“试验田”的作用。dU4财经新闻网

  分析寿险业发展,“投资”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经历过“野蛮人”“妖精”横行的保险业来说,许多人想到“投资”仍心有余悸。那时,个别激进公司在经营中没有资产负债匹配概念,短钱长配,盲目投资,现金流出现问题,留下不少“烂摊子”。dU4财经新闻网

  但经过多年的规范和整治,激进发展之路早已被堵死。保险公司更注重稳健经营,保险产品逐渐回归保障本源,安全性、全周期、专业化优势愈发显现。dU4财经新闻网

  监管部门曾表示,商业保险兼具保障与储蓄投资属性,是财富管理的重要提供者和参与者。保险在风险保障、资产管理、跨周期财务安排等方面的特点,正好契合了新时期财富管理的全方位多层次需求。dU4财经新闻网

  当前,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财富管理工具和养老选择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正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收益稳健”这一属性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也激励保险公司不断提高自身的资产投资和管理能力。dU4财经新闻网

  管中窥豹,不高的投资收益水平和过低、过严格的预定利率管制已经成为削弱寿险产品保障功能、抑制寿险产品需求的重要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寿险产品吸引力低、销售困难等一系列问题。dU4财经新闻网

  (三)破釜沉舟dU4财经新闻网

  这是寿险业的至暗时刻吗?显然不是。dU4财经新闻网

  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吗?这样的说法在寿险业的发展过程中却又出现过不止一次。dU4财经新闻网

  似乎每一次黑暗的时刻总能过去,但黑暗的时刻又很快会到来。归根结底,转型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治标不治本,因此每次都是“转型,转型,转而不行。”dU4财经新闻网

  不可否认,保险公司确实努力过。有的聚焦于业务一线的管理动作,由重规模增速向重业务品质转变;有的围绕客户需求导向,提供更多模块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丰富选择;有的瞄准高净值人群,“用精英服务精英”;有的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队伍,实现体验、效率和成本飞跃提升;有的构建寿险生态圈,为客户提供从摇篮到天堂的服务。dU4财经新闻网

  各家公司各施所长,百花齐放,不可谓不努力,但效果甚微。dU4财经新闻网

  生死面前,没有退路。dU4财经新闻网

  转型不能再是“独奏曲”,绝不是靠几家保险公司自己内部搞出一系列举措就能轻轻松松完成,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等各司其职,相互助力,共同奏响转型“协奏曲”。dU4财经新闻网

  转型也不能再是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必须要有一番大动作。dU4财经新闻网

  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已是刻不容缓。dU4财经新闻网

  对寿险业来说,其一直是改革的先行者,尤其是在费率改革方面,率先完成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主流产品价格下降20%左右,业务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成为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亮点。继续深化费率形成机制改革势在必行。dU4财经新闻网

  对监管部门来说,既要严监管,更要善监管;既要解决好干预过多问题,也要处理好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理顺监管与市场的关系,在产品定价、资金运用、市场准入退出等方面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保险公司的经营自主权,激发活力。将定价权还给市场,激励保险公司加强产品服务创新,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保险产品,更好满足保险消费者的需求。dU4财经新闻网

  对行业协会来说,要履行好督促会员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的职责,尤其是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监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保险市场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dU4财经新闻网

  保险公司则应来一次触及灵魂的革命,改变“卖产品”的僵化套路,着眼于解决客户实际风险保障需求,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需求的差异性,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把“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落到实处。打造多元服务生态圈,进而摆脱低水平的价格竞争,满足客户的综合服务需求。dU4财经新闻网

  长痛不如短痛,当前寿险业粗放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保险公司不仅要算规模账,更要算质量账、效益账、长远账这笔大帐。dU4财经新闻网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dU4财经新闻网

  唯有壮士断腕、坚定革新方能迎来黎明曙光。dU4财经新闻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dU4财经新闻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